学院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【薪火研讨 经典领读】学院举办“从理论经典到治理实践的双重启蒙”研究生读书分享会

作者:谢小改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20日

11月18日下午,学院举办“从理论经典到治理实践的双重启蒙”研究生读书分享会,聚焦研读罗伯特·B·登哈特《公共组织理论》与何艳玲《公共行政学史》两部著作,共同学习从理论经典到治理实践的双重启蒙。本次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向良云牵头组织,涂一荣老师应邀出席并点评,2025级研究生刘莉敏主持,2025级公共管理专业全体研究生参加。

第一单元:经典研读,共研共进

季涵晴同学代表所在阅读小组分享《公共组织理论》,以清晰的理论脉络,串联起传统公共行政、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演进。从官僚制的效率至上,到市场化的绩效导向,再到公民中心的公共价值共创,登哈特用鲜活案例证明:好的公共组织既要有效率的“骨架”,更要有公平的“温度”。书中对公共利益、公民参与等核心概念的解析,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公共服务的多元视角。

李怡宁同学代表所在阅读小组分享《公共行政学史》,跳出单一理论框架,以“公共性”为灵魂,重构了公共行政学的百年知识图谱。从古典范式的建立到后现代行政的解构,从管理主义的兴起至宪政主义的批判,打破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的二元对立,回答了“学科为何而生”“理论如何回应现实”等根本问题,为构建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知识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第二单元:师生研讨,教学相长

研讨现场,师生以读后感为引展开深度交锋,从不同角度分享感悟和思考,现场讨论激烈,思想的碰撞让阅读的价值在交流中得到进一步凸显。

涂一荣老师针对这两本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:《公共组织理论》以学说史为主线,系统梳理了西方行政学的百年发展历程,从威尔逊到新公共管理、新公共服务,呈现出阶段性划分特征。《公共行政学史》聚焦组织理论微观视角,通过公共服务组织理论深化公共行政现象研究。书中探讨了组织公共性本质、公民权理论等核心命题,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形成观点呼应,最后她强调,同学们在读书时,不要为了读而读,要带着问题与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去阅读

第三单元:总结点睛,合影留念

两部著作分别聚焦“组织行为的核心逻辑”以及“学科演进的整体脉络”,前者深耕理论应用,后者搭建知识框架。通过深入阅读,同学们从中获得启发:公共行政的本质,始终是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找平衡,在多元主体中凝聚共识,让公共服务真正回应人民需求。最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,活动圆满结束。

90分钟的思维碰撞告一段落,但理论与现实的对话还在继续。当经典照进生活,我们读懂的不只是文字,更是脚下这片土地的温度与智慧。

(审稿:向良云)